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

大圓滿的特殊用語

有寂:有者輪回,寂者涅盤。

幻化:幻者如夢,化者多變。如夢之變化莫測、且有無不定、無自作主宰之
恒常與實義故名幻化.

戲論:偏頗與限制的意思。如八邊戲論:生、滅、常、斷、去、來、一、異之八
種偏見。 大日經疏十九日:「戲論者,如世戲人以散亂心動作種種身口,
但悅前人而無實義,今妄見者所作者亦同於此,故名戲論也」。

任運:非造作的成就事業,即隨順諸法自然而運作,不假人為做作之義,與“無功
用”同義。

童子瓶身:大圓滿不共(獨特)理論之一:外起之識回歸於內,內在廣大原始法
界,具備自體顯明(又名從基躍起)、勝出因位(又名現於自面)、
差異分明、分明解脫、不從他生、安住本位等六種特性之身與智海,
也即普賢意。

本淨觀修:舊密大圓滿修行法要之一。利根懈怠行者,不由勤勉以證解脫的教導
法。因位本生之智,處於四大解脫的教導法中,以本性自見、斷定自
決、解脫自信的方式,放任自然修證原始清淨,無有造作,本來自有
之法性。

任運超越觀修:舊密大圓滿修行法要之一。鈍根勤奮行者,策勵勤勉以證解脫的
教導法。前行位中,反復串習三要、四燈、次第究竟圓滿四相,
即于世俗諸法出分之中,一切實體任運自然化為光明。

基之意義:舊密大圓滿中,謂輪回與涅盤一切展現之所依,也即無論純淨或污染,
沒有一刹那偏離此基或此基位---本始基之虛空性。換言之,一切輪回
與涅盤皆以“基”之本位透過“任運八門”而展現。

基:大圓滿術語,土觀宗義晶鏡雲:最初實相不為生死涅盤所污染,亦不為迷亂
所垢障,實相赤露,未曾迷亂,亦無需證悟,不是一切,能現一切,此即是
「因地」(基)。(劉立千譯本,西藏人民出版社鉛印本p.41)。
  
又龍欽七藏中詞義藏則雲:基有七理:本淨、任運、不定、決定義、可變、可許、種種,雖分為七,然其明則同一,並且離一切語言文字主張,為令人便於瞭解之故而分別敍述,而此等所說之理亦不能執持。
  
又,其「基」本淨,離言詮思惟,超越有無之邊,以體性本淨故而斷「有」之常邊,實有性相等諸法悉不成立,以自性任運故而斷「無」之斷邊,光明空性法爾清淨,自性本初證覺,法身無變異之密意,輪涅一切均悉不立,是中本空大智元始如虛空安住。
  
此外普賢六界續雲:
  
「本初自置所成基,有乃無有逾於一,
  清淨所現迷妄方,由證悟者擇定之,
  次第而現七法理,雖示次第七法理,
  體性同一之權現,以一不解如此顯,
  然則其義如是觀,安住任運本性中,
  攝集種種顯精要,住於無有決定中,
  具能變意顯諸相,亦住決定自體性,
  能念顯現無遷異,安住能有變遷中,
  勤黽顯現心諸相,安住何之體性中,
  隨現顯現自體性,安住紛然燦爛中,
  顯現種種各別理,安位元本清淨中,
  垢染本始無所顯,此諸意之次第中,
  自之體性本清淨。」
  
是頌包括「基」之內義及妙用,「基」之概念甚是重要,為大圓滿見之根本,若不能瞭解「基」之理則難以瞭解大圓滿理趣,然此理此處甚難盡述,志於此道者,可取龍欽七藏之詞義藏,無畏洲(吉美林巴)大師之功得藏自疏一切智車疏,第一輩工珠活佛(蔣貢康慈)之知識寶藏論,深入參考,此處難引周全,僅節錄片段,聊供案右,本詞郭元興譯為「體」,又有譯「基」道果為「根」或「境」道果,在大圓滿譯名中並不適合。 《大圓滿三自解脫論》之注釋

大圓滿三句義:體性本淨、自相任運、大悲周遍。三句分攝性、相、用三方面:
性:體性空寂本淨;
相:自性元成,本具光明;
用:大悲周遍(妙用隨緣)

依此三句義,能展現大圓滿之十二身.

大圓滿之十二身:
法身之法身:普賢王如來(本來法爾清淨之體性)
法身之報身:金剛總持(本來法爾清淨之體性所顯法爾之光明)
法身之化身:金剛薩垛(本來法爾清淨體性妙力之方便)

報身之法身:毗那遮那(自顯現之本淨體性)
報身之報身:五部諸佛(法爾光明之自顯現)
報身之化身:金剛手(報身佛宣說密義)

化身之法身:金剛薩垛(佛之大悲事業本淨體性)
化身之報身:三怙主(大悲自顯種種功德)
化身之化身:六大能仁(諸佛功德事業永無休止)

五部佛:即中央毗那遮那(大日如來)、東方不動如來、南方寶生如來、西方阿
彌陀佛、北方不空成就如來。

三怙主:大智文殊、大悲觀音、大力金剛手。

六大能仁:即顯現在人道、天道、阿修羅道及地獄、畜生、餓鬼等六道中為事業
功德的釋迦牟尼佛。

十二身之表徵:

法身之法身:無作廣大
法身之報身:生滅無二
法身之化身:覺空無二

報身之法身:顯空無二
報身之報身:明空無二
報身之化身:聞空無二

化身之法身:念空無二
化身之報身:法爾自解脫
化身之化身:諸念自解脫

三恩上師:佛教顯乘中指授戒、傳經和講經的上師;密乘中指灌頂、講密法和傳
授秘訣的上師。

基位大圓滿:舊派密乘指自然智。說明本體圓滿,具備一切生死涅盤諸法。諸生
死法雖皆如夢,唯是無有。但所執我,明力而外,別無其餘。諸涅
盤法,如日與光自然圓滿。此智遍於一切世出世法。

基位光明:一切眾生心之本性,元始清淨,自然光明。即因位如來藏。

基位五智:指煩惱轉依以後成為五種相應無漏智:脫嗔煩惱得大圓鏡智、脫慢煩
惱得平等性智、脫貪煩惱成妙觀察智、脫嫉妒煩惱成成所作智、脫癡
煩惱成法界體性智。

基道果三位:寧瑪派中指大小乘的見、修、果三位。即基位:抉擇正見;道位:
修習行持;果位:現證菩提。

基位三身:基位凡夫生有、基位法身凡夫死有、基位報身凡夫中有。

基位相續:別名方便相續,廣義的基位相續,指從種姓醒悟正證覺之間所有一切
經行道相;狹義的基位相續,指能成熟的灌頂與解脫的道支。

基位法:輪回所有蘊界處等因緣之法。

基位心遠離、基位心寂:中有光明前的明、增、得三位。

十二因緣:寧瑪派對於十二因緣,有自宗特別之觀點。龍青巴尊者於《妙乘藏》
中說:依十二緣起順次流轉,有情由是迷失於輪回中,其流轉次第,
即:無明--行--識--名色--六入--觸--受--愛--取--有--生--老死。

然而欲解釋這一流轉,卻先須了知輪回的“因”與“緣”。說為“三無明”及“四緣。”

堪欽阿瓊尊者解釋道-----三無明為“一味自因無明、俱生無明、遍計無明。”釋如下:

三無明:
⑴一味自因無明:不能了知基位光明之如實自性,即不能了知基位光明為元始清
淨,是為“一味自因無明。”
⑵俱生無明:一切法皆為法爾顯現,不依賴於任何造作開始顯現,且無自性,若
不能如此體悟,是為“俱生無明。”
⑶遍計無明:有情不能證悟力用及尋伺為無自性,實為自體性與自力,由是墮落
於能、所二邊,於(人法)二我中起遍計雲:“我由彼生”或“彼由我
生。”稱為“遍計無明。”

是故由三無明之生起,即不能了悟悲心力用之本質。


四緣:至於輪回之四緣,則為:

⑴因緣:不能了悟自體性之俱生無明,即是“因緣。”
⑵所緣緣:外生之顯現為五種光,即“所緣緣。”
⑶增上緣:生起悲心之力用成尋伺,為“增上緣。”
⑷等無間緣:成尋伺而墮入“能、所”之邊見中,由是偏離光明界而陷於異熟習氣。
便是“等無間緣。”

由是十二緣起順次流轉可解釋如下:

一、無明――三無明之生起,由是不能了悟悲心力用之本質。
二、行――即形成輪回之四緣。
三、識――由“行”而生起粗識,此粗識對外境種種相皆受用。
四、名色――由“識”因種種業力而生起“名”(即五蘊之受、想、行、識)及色。
五、六入――由“名色”生起六根(眼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。
六、觸――“六根”所緣外境之六塵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。
七、受――由“觸”生起樂、苦及無苦樂之覺受。
八、愛――由“受”而生起貪“樂”厭“苦”之心。
九、取――由“愛”生起對外境之容受(即追求)。
十、有――因“取”而造作諸業及煩惱污染,由是輪回轉生之因緣已成。
十一、生――由“有”故令(有情)生於諸趣中。
十二、老死――由“生”而有少年、老年及死亡。

自無始以來,有情出生至死亡,即依十二因緣之順次之推動。然而臨死時,於外呼吸斷絕前後,直至死亡前,所出現之種種粗分及微細之消散,卻為十二緣起之逆行。於是種種幻象之顯現皆隨之而空,生起本淨之境象,即法爾而生之勝義法性,此實為涅

虹光身祖師貝瑪鄧都的銳利竅訣

如何發現自身惡習的竅訣
納摩咕嚕!
頂禮成就持明上師尊!
轉化五毒為道祈加持!
是否已斷癡黑暗?夜入寢夢時即知。
是否熄滅嗔心火?受人惡口時則現。
是否塌毀我慢岩?受癡人奉即顯露。
是否已枯貪愛海?遇美嬌女即知曉。
是否已毀嫉妒山?他人超己時揭曉。
是否解開吝嗇結?遇獲財寶時揭曉。
是否已開淨戒花?接觸世俗時揭曉。
是否著有安忍盔?突遭違緣時揭曉。
是否已乘精進駒?勤行善業時揭曉。
禪定堡壘是否堅?突得危病時揭曉。
智慧寶劍是否利?除諸惑草時揭曉。
明示識別自惡法,眾多弟子請勸故,
老丐鄧燈所撰著,願諸眾生離缺陷!

_________________
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!